A股结束小长假开盘前,微信圈被“耶伦一句话引发美股大跳水”的文章刷屏了。实际上有点标题党,准确地说,引发的是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较大,说科技板块跳水还有点靠谱——美国周二当天,道琼斯指数还是微涨的,标普只跌了0.67%,纳指则跌1.88%。
美国财长耶伦之前接受采访的言论被公开,被市场解读为:拜登政府的支出措施可能会导致利率上升。换言之,有人预测美国的加息措施,不久后将降临。耶伦的这种鹰派言论,也与市场的担忧形成共振。因为大规模财政支出计划,事实上早已引发人们更加关注通胀压力。
但周二美股盘后,耶伦又表示,“这(指利率可能温和上调)不是我的预测或建议。”
这种美国式的说法,带有收放自如的意味,既留有余地也没耽误把想表达的意思,传递了出来——不管如何,美国的通胀压力的确越来越大,拜登的刺激计划也差不多该注意火候了。至少,该有个对冲措施平衡一下通胀压力。
这种情况下,美股单边上涨的行情,大概率已进入尾声阶段,后市维持区间震荡的可能性增大。
考虑到即使美股市场攻城略地的时候,A股市场也走得不温不火,咱们这个有点“少年老成”的市场,之后面临的考验无疑更加严峻。
先看看A股市场目前的表现。刚刚过去的4月,上证指数保持着标准的震荡走势,月度涨幅0.14%。上证指数反映了大部分股票的走势,说明市场整体处于震荡之中。相比之下,深证成指涨幅4.79%,创业板指数涨幅12.07%,科创50指数涨幅5.92%。这么看,小股票的表现要好于大股票。
那么问题来了,一旦美国加息再有啥风吹草动,美国市场上科技股的调整幅度加大,A股市场的相关板块能否无惧压力,表现出更大的韧性?这显然是对A股的一个考验。
当然,考验不仅限于科技板块,A股市场患有“跟跌不跟涨”的老毛病久矣。大家常看到的现象是,不管美股各个指数之间如何分化,只要美股指数不是全部明显上涨,我们各大指数基本次日都会先低开了再说。
问题是,美股市场已经涨很久了,就算人家有像样的调整,也不足为怪。所以,要想走出我们自己的独立行情,A股的老毛病必须改改了。
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,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。比如,由于我们一直没怎么涨,反而显得有“韧性”,这也是未来我们扛住外围市场调整压力的有利条件之一。
实际上,支撑A股市场4月份震荡盘升的主要原因,还有两个:一是陆续披露的财报业绩向好,二是货币政策比预期的宽松,短端利率下行对指数有较大支撑作用。
具体到市场表现来看,近期医药、食品饮料、钢铁、有色等行业涨幅居前。这反映的是市场的两大主线——防守反击与中场渗透,都表现得还可以。
食品饮料和医药,是去年的主打品种。只是因为股价涨得较高,今年步伐有所放慢,但支撑它们的主线不变,这就是业绩成长。而对于钢铁和有色来说,市场资金参与其中,更多看重的是预期。
这两大主线,你喜欢哪一个?搞清并坚守自己的投资逻辑,是常态赚钱的基础,这比偶尔赚钱重要得多。
五一长假期间,除了耶伦的言论,另一个吸引人们眼球的就是巴菲特股东大会。虽然会上传递的信息洋洋洒洒,但关键点就两个:其一,巴菲特过去不买科技股,现在买了苹果,并不是改变了过去的投资逻辑,而是把苹果当做了消费股来买,就像他一直坚守可口可乐一样。其二,虽然卖出航空股之后,相关公司股价反弹了很多,但也不后悔,更不会加仓买回。因为航空股的上涨,更多地炒的是预期和概念,而非业绩真的足以支撑股价上涨。
失去的只是个别股票上的涨幅,获得的是整体投资的心安理得。这其实才是巴菲特股东大会给人们的最大启示。
90岁的巴菲特,仍然可以红光满面地参加股东大会,一定是因为强大的投资信念支撑,才能面对翻江倒海般的股市时,有一颗大家常说的超强“大心脏”。其背后的数字是,伯克希尔去年一季度亏损约500亿美金,今年一季度盈利117亿美金。波动不可谓不小,把这些数字缩小一千倍、一万倍,无数的投资者一定每天还是处于焦躁不安之中。
对于这两天纳斯达克指数的波动,你会看到不少微信文章的说法是“耶伦讲话带崩美国科技股”,实际上哪有这么严重。这就属于天天看股价,然后一惊一乍的典型。其实美国的不少科技股年初至今涨幅很大,比如就算周二明显收跌,谷歌今年仍大涨34.38%,脸书上涨16.55%,微软也涨了11.69%。有没有耶伦讲话,相关股票有一些调整都很正常。
股票的坚韧,不是靠一天、一周来观察的,市场更如此。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,A股从年初至今,总体上仍算立住了:上证指数今年以来微跌0.76%,深证成指微跌0.22%,创业板指则上涨4.22%。
但真正的考验,可能从5月份才开始。除了美国股市的影响,5月份之后更多的非经济因素,将逐渐凸显其作用力。这方面的具体情况,我们留待以后细述。投资人首先应该做的,就是对大的脉络有所认知,方可做到进退自如。(思维财经出品)■?